淮海农场公司在党史学习教育进程中,以党建作为保障力量,通过经济建设和民生和谐发展为抓手,加速推进“实力淮海、创新淮海、和谐淮海、美丽淮海”建设,构建了以小城镇集聚、人气攀升活跃的发展格局。
地处黄海之滨的淮海农场,凭借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海入海水道穿场而过的人文景观廊道,围绕228国道,226、328省道等交通枢纽,放大了“江苏农垦摇篮”的影响力。农场中基层党组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施小城镇提升和民生设施等实打实工程的建设,使农场的环境面貌得到极大的整治提升。农场区域内军垦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陈列馆争创“国家级AAA旅游景区”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
淮海农场区域内的广大职工居民,紧盯农场稻麦种植生产加工物流等产业链,做好富民产业的配套工作。 淮海公司稻米加工在有效解决农场职工居民就业的过程中,还呈现出年年加工量、销售量双增的局面,成为了江苏农垦米业行业中的领头羊;大华种业淮海分公司也依据农场的稻麦种业基地,实现了效益的增长和职工居民收入的提高。同时农场还加速推进淮海标准化农田的配套建设,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有效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苏垦大米旗帜下的淮海“渠星牌”大米成为了国家金质招牌;“爱莲苑”水生花卉常年销售国内外市场,构建了稳固的市场发展格局;淮海种子也凭借着种质资源的优势,占据了周边市场一定的份额。
淮海农场在取得盐城市“生态农场”美誉的基础上,还深入开展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推进高标准生态农场建设,极大地提升了职工居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