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农建四师纪念碑在融入党史学习载体中发挥军垦文化的辐射功能

作者:淮文宣时间:2021-08-17浏览:159设置

在时下党史学习教育进程中,淮海农场有限公司将农建四师纪念碑这一地标性建筑,有效地发挥起军垦传统文化应有的教育功能,让党史学习教育与军垦传统文化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提升淮海军垦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近日,在淮海农场中心地带的创业路上,耸立着一座江苏省政府设立的“农业建设第四师纪念碑”。这个纪念碑对已经是94岁的城西居委会振兴小区的胡铁成来说,就是永远驻立在心头的一座丰碑,他经常都要开着电动轮椅来到这座碑下凝视一阵子,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去。 

“我最喜欢仰望这尊汉白玉的战士雕像,他就是我们农四师全体指战员屯垦戍边的化身。背靠芦苇,说明我们是来到这片荒草滩上来开垦的;肩背着枪代表我们是解放军战士要听从召唤、捍卫国防;一手举着锹就是说我们来这里的任务是开垦办农场;一手指着地就是说我们要在这里扎根不走了、下定决心来改变这片土地。”今年年初故去的96岁抗日英雄董太成,在生前经常让儿女陪同,拄着拐杖来到农建四师雕像前伫立一阵子。董太成是淮海农场学校进行传统教育的常客,老人就是用军垦传统教育和农场发展事例的方式,回忆着曾经抗击日寇和建场时的战斗岁月,并在新旧社会的对比中,让孩子们记取当今生活的美好和来之不易。

为纪念淮海农场建场40周年,表彰农建四师的历史功勋,并以此教育后代,发挥光大农垦前辈们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当时江苏省农垦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特邀原农建四师徐方恒、蔡秋明、左如桂等11位在宁老同志座谈纪念活动事宜,并一致建议省农垦总公司呈请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军区批准筹建“农建四师纪念碑”

199158日,江苏省农垦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给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筹建农建四师纪念碑的请示报告中说:一是102师前身部队为解放苏北,坚持战斗是有历史功绩的。19467月,国民党军队进犯苏北解放区,我第五军分区82团团长温逢山率部阻击,打响了著名的邵泊保卫战,重创敌军。此后,该部又为发展地方武装、掩护主力转移、补给主力部队,配合益林战役、淮海战役和解放上海作出了贡献。二是102师改编为农业建设第四师,是毛主席发布的命令。当时正值抗美授朝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高潮即将到来之际,计划奔赴朝鲜战场的102师奉命转业,这对部队参加地方建设,加强农业建设,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陈毅、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对农建四师在江苏办农场的事都给予了亲切的关心和支持。三是农建四师开创了江苏农垦事业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农星精神。一万指战员,“一人一把大锹一杆枪,一张半芦席一双手”,开发国土资源,先后创建了淮海、临海、宝应湖、三河、弶港等五个农场。并使之成为江苏农垦的重要粮食、副食品基地和盈利大户。更重要的是农建四师为全省及至全国农垦和农业战线培养、输送了大批骨于人才。

于是由省农垦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特呈请省政府、省军区批准为农建四师立碑。江苏省人民政府在199158日收到江苏省农垦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关于筹建农建四师纪念碑的请示后,于19911031日在批复中同意本着“庄重、节俭”的原则,在淮海农场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纪念碑,建设经费由你们自行筹集,方案设计由省建设委员会组织审定。建碑占用土地,要尽可能节省,并依法报批后使用。江苏省建设委员会在1992215日给江苏省农垦总公司筹建农建四师纪念碑进行了批复。关于“农建四师纪念碑方案”的批复中,省建设委员会于199111月、12月先后两次组织有关专家,对江苏省农垦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上报的7“农建四师纪念碑”的方案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同意按该方案组织实施。

最终农建四师纪念碑的方案设计请建造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设计者张祥水设计,经由省建设委员会组织审定,整个雕像是以大理石拼接而成,并拟请王震副主席为“农建四师纪念碑”题词(后因王震副主席病重住院,江苏省农垦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改请中共江苏省委原第一书记、江苏省军区原第一政委江渭清同志题词)。

碑址建于淮海农场原农建四师师部的创业路上,成为淮海军垦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展示淮海军垦形象的地标性景点,并成了农场公司职工居民和垦区内外游客接受军垦传统文化建设的好去处。  


ALL RIGHT RESERVED 星空网页版登录入口 TEL:025-57714560 FAX:025-57714560 E-MAIL:jsnkdwxcb@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87号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恒山路136号 邮编:210019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05885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