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沙:麦田“CT”诊出好“丰”景

作者:袁伟发布时间:2025-03-14文章来源:江苏农垦

“潘主任,我之前用多光谱无人机测得的数据已经分析处理好了,现在反馈给您,请根据结果,在施肥时设置好植保无人机的相关参数。”3月13日,苏垦农发江心沙分公司农业中心技术员叶童一边向生产区传送信息,一边操作多光谱无人机为麦田做“CT”。

据了解,他手上的这台新型无人机搭载了多光谱相机,用它巡田可快速扫描整片麦田,感知麦子植株的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及水分含量等关键信息,同时监测光合作用、表面温度分布、地表土壤湿度、病虫害发生情况等重要数据,综合生成一张麦田“处方图”。农业生产管理人员根据图片深浅不一的颜色分布,就能看出麦苗长势差异,在肥水运筹时,轻松研判哪块田需要增施,哪块地需要减量,从而指导植保无人机因田制宜、因苗施策,进行药肥变量喷施,为麦田提供精细化“医疗”,综合提高管理质效。

“过去要完成一块田的农情诊断,主要靠‘铁脚板’踏田和取样分析,效率低、时间长,现在5分钟左右就能轻松搞定。”说着,叶童还掰着手指头,算起了另一笔账。以前虽然能在区域之间实现差异化施肥,但同一块田间却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现在变量可以精确到每一垄,缺肥、长势较差的植株能够及时得到养分补充,在短时间内赶上平均水平,旺长的也能得到有效调节,从而实现整个田块的均衡生长,构建起丰产稳产的群体质量。“多光谱无人机+植保无人机组合,作业效率提高了一半,还能节约15%~20%的药肥用量,降低10元左右的生产成本,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他笑着补充道。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