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岗埠农场小麦春耕生产中,科技赋能正在让传统的耕作方式变得更为高效、便捷,新质生产力轮番上阵,为小麦春季管理保驾护航。
在岗埠农场王沟生产区李庄队的农田里,大片的小麦茁壮成长,为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作业,起飞!”随着无人机飞手的轻轻触碰,一台大型无人机缓缓升起。在达到预定位置后,无人机开始喷洒化肥。在飞手的遥控器显示屏上,可以清晰看到喷洒用量、肥量大小、飞行速度、相对作物高度等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农业部门统一制定的,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执行,否则就会违规,不能作业。”无人机飞手小宁表示。
春耕时节,施肥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传统的人工施肥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因施肥不均导致作物生长不均。如今,无人植保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无人植保机搭载着智能施肥系统,能够根据预设的施肥量和施肥区域进行精准施肥。其高效的飞行速度和精准的施肥控制,使得施肥效率大大提高。相较于人工施肥,无人植保机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还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施肥不均问题。此外,无人植保机还能够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定制化施肥,为作物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春季小麦田间管理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田间管理方式往往耗时费力,且难以做到全面覆盖。无人机巡田技术的引入,为田间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岗埠农场引进了6台巡田专用无人机。该无人机型搭载了高精度多光谱相机,能够捕捉到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等多个光谱带的图像,从而能够准确识别和评估农田的各种参数,如叶绿素含量、水分状况、病虫害等。
“我们根据田间作物生长周期和天气变化情况适时制定巡田日历,通过前期对全场耕地进行测绘,无人机可实现一键巡田并自动返航。拍完照片后,我们进行比对并上传至大疆农业智慧平台,各级相关部门都可以通过平台查看巡田结果。3天左右可实现6万余亩农田全覆盖。”岗埠农场农业中心技术员葛哲源介绍,通过智慧巡田,结合高精度的多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及时掌握田间作物长势长相,指导农业实际生产,实现农田的精细化管理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减少人工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质效。
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岗埠农场春耕生产工作稳步推进,质效得到了有力提升。“我们农场从播种、施肥、喷药到巡田等,全部运用先进的无人机设备,工作效率提升了50%以上,产量效益连年上升。”岗埠农场农业中心负责人包加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