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第一天感受军垦人情怀

作者:淮文宣发布时间:2021-05-31文章来源:江苏农垦信息网

1955611农建四师340出版的《生产战线报》2上,一则《麦收第一天》的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条发生在65年前的麦收,与现在的机械和人员参与程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从现在的视角,再一次回望到当年的峥嵘岁月,感受军垦人的精神。

一大早,太阳刚从地面升起来,分场梁庄工作站收割的人们下田了。八号这天,天空晴明,晨风吹拂在每个人身上,感到非常凉快。田野里,那些沉甸甸的、遍地金色的麦子,好像在向收割的人们点头微笑:主人,快来收割吧!看,我们长得多么美丽结实。

收割开始了,机车、人工联合出勤,他们有组织的分布在广阔的麦海里,顿时,西南角上飞起了烟幕,还带来了“哝啦!哝啦!”的响声,啊!原来是拖康拜因在收割。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要去看一看先进机割如何优越,不,我的任务不仅是来参观,而要虚心地去学习。我走近机车旁,王俊才小队副向我热情地介绍了康拜因每一部门的操作过程。

在康拜因漏割地方或不适宜机割的地方,人工收割队用镰刀、龙凿刀等工具全力配合抢割。

战士们提出“珍惜麦子像爱护自己的眼珠一样”的口号,这口号鼓舞了全体同志的劳动热情。当日响午,在人工收割的地方,我亲眼看到他们的实际行动。战士们的衣衫湿透了,他们不去擦一擦,快割、快堆、快捆、快运;这里割完了,又换块地方割,一刻不停留。热情苦干的淮农同学们,他(她)一样的投入麦收战斗!那怕是一根穗或者散落在草里的一两根麦穗,都细心的拾个光。由于大家情绪高,质量好,一天总损失率平均由百分之四点一降到百分之二点五。

在机械化大面积生产中,机车与人工必须紧密配合,才能完成任务。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是一种先进科学了联合作业,宛如现代化的联合作战一样,每一部门,每项操作,每个地区,都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有多大的区别呵!

下午,传来气象站消息,说今晚可能有暴雨……

麦收副指顾正云,在指挥部会议上作了细密的布置。当收工回来,大家听到这消息后,不少同志说:我们要跑在时间前面,连晚去收割。于是,同志们就立即出勤了。

自动康拜因手胡冰、蔡金甫、吴和珍等几个年轻人昨天整整战斗了一天带一夜,统计员陆顺元,小福特拖车的几个同志同样如此。他们忘记了吃饭、休息,把全力集中在机车上。天刚发亮,胡冰等吃了点东西,连坐也没坐一刻,又爬上了机车。王国华关心地说:老胡,累了吧!该歇歇了。胡冰笑笑说:不累!我们要争取提早完成,去支援兄弟分场哩!

担任人工收割的二连,六队部分,他们在没有月光的夜晚,把散布在田野里的一百多亩麦的把打捆、堆好;有的从二里多路挑到集中地,小心堆好,防止下雨。

宣传组的好几个同志,他们一面宣传,一面完成了二百多个麦把堆集任务。在这日夜的麦收中,同志们是辛苦的,但他的情绪是饱满的,谁也没叫声苦。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