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长梅,明天安排我家蒸馒头,十来斤面。”“好的,明天下午三点多钟你把包芯弄来吧,前边已经排上人了。”“好勒!”9月22日,笔者在淮海路西侧15号楼下馒头加工店门前看到,贾长梅全家人一起正在忙前忙后蒸包馒头,蒸笼中飘出来的浓浓的香味,不禁让人垂涎三尺。“贾长梅家包蒸的馒头不仅服务好、价钱公道,而且馒头包子的样式也漂亮,讲究的人家喜欢到她家来加工蒸馒头,你瞧,我家已经连续10年在她家这里加工了。”一位城西小区的居民杨老爹告诉笔者。
今年60岁的贾长梅是淮海农场淮海路15号楼的居民,以前她和丈夫是滨海县振东乡人,后来到农场以外包工的身份种田,随着农场对农业生产的整合和股份制经营,她的丈夫就替农场管理农田,来谋取打工管理的收入,加上平时爱好在十边隙地种植,日子还过得较好。而贾长梅平时也经常在外做些帮工的活,夫妻俩利用勤劳的双手,日子过得也是苦中有甜。夫妻俩在这样的背景下,最终他们在农场小城镇中买了楼房,还购买了门面房,以至于每年她就利用春节到来的时节,通过手艺来为集聚到农场小城镇中发展的广大职工居民提供春节前蒸馒头包包子的服务,此举受到了因住上楼房或家中不便蒸馒头的众乡邻的欢迎。
每年平时在农场管理麦稻田等打工务工活计,加上十边隙地种植玉米、大豆、油菜等农作物,就让贾长梅夫妇收获颇丰,感受到了工作的乐趣,加上每次每年过节蒸馒头包包子的手艺,让贾长梅一家的收入见涨,夫妻两的干劲更足了。为了扩大规模,她家购买了搅面机、蒸馍机一整套新设备。为了提高馒头的质量和口感,贾长梅多次用自家的面做试验,提高新设备对馒头样式、口感,同时平时还利用大忙时的需求,通过蒸包子弄馒头售卖,获利也不少,如今加工春节等假期的馒头加工,忙时还请来了邻居来帮忙,让她家春节前的20天的时间里,家中总是忙忙碌碌。同时贾长梅还通过到厂家购置高质量的面粉,让来加工的职工居民省去了再购置面粉的麻烦,既为大家带来了方便,又让贾长梅获得了面粉销售的利润。按贾长梅的话来说,她家的小日子是越过越红火,浑身充满了激情干劲。
“如果没有农场的好政策,没有土地生存的我家,就不得不背井离乡地外出去谋生,更甭提在农场购房置产了;同时农场小城镇的发展和人气的攀升,也为我家经营馒头店提供了契机,这些超高的人气不正是农场人生活水平向好的写照么。我家虽然是外乡人,如今在农场生存真是遇到了好时代。这大家钟情的馒头店,我们一直会好好地经营下去,与大家一起蒸出轰轰烈烈的新生活,回应好人们对我馒头店的钟情和信任。”言谈话语里,贾长梅对当今的幸福生活充满了浓浓的感激之情。瞧,端着蒸笼的贾长梅笑得是多么地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