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职工冯银忠依靠种田谋增收

作者:淮文宣发布时间:2020-12-24文章来源:江苏农垦信息网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土地资源的优化和大型农业机械化的加盟,一批批新型职业化农业职工,他们已经褪去了人们固有的形象,让一块块农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在实现了轻松种田的梦想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十三五”以来,随着股份制经营在农场的日益完善,农业职工在农业农机及科技的融合发展中实现了稳定的增收,也让农业成为了当今农场最幸福的职业。

冯银忠便是其中的一员,在淮海农场六分场有着江苏农业广播学校毕业证身份的他,曾用3万元投资林地获利45的壮举,令他成为农场耳熟能详的人物。

“这几年来农场对农业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每年上千万的资金投向土地平整、高标准农田、农桥道路工程,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冯银忠经常跟我讲着如今发生在田间的新鲜事。

在股份田种植上,冯银忠自然有他的想法。“自己的收入与麦稻的产量、价格息息相关。”他告诉我,在品种选择上,他要么是到种子公司经理那儿去想办法,如果种成种子就能每斤就能多卖二三分钱;要么到米厂淘那些品质好价格高的品种,所以每年冯银忠的种田效益总是高出其他人员一头。

手头有了钱,出手也利索。2018年冯银忠拿出10万元,为在盐城工作的女儿购买了轿车来代步;去年在盐城出资90万,贷款30万,为自己购置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现房。农忙时在家种种田,农闲时去城里住住,抱抱外孙,家中时常洋溢着欢声笑语。

2019年年底冯银忠光荣的退休了,不甘寂寞的他又把眼光瞄准了到农村承租流转土地上来。为了摸清行情,冯银忠首先来到宝墩村为当地的种粮大户当队长,管理着1700亩土地,每年6万元的年薪也没有熄灭他想承租农田当老板的热情。

“对在农村如何承租、怎样管理、如何经营我都学会了,今年与响水县的某出租方达成了大面积农田7年土地流转合约的意向,乘现在国家的好政策和我的力气、经验,我也要在土地上‘刨’出一块‘金砖’来。”说起自己的生意经,冯银忠是摩拳擦掌信心十足,目前他正寻找合适的投资方与他一起,争取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一展身手。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