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全面奔小康的决胜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工作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这一刻起,全中国人民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不断奋进,各行各业如火如荼、不断创新,开启了历史性创造性的时代。
我们农场紧跟时代步伐,各项建设如火如荼,“五张文化牌”享誉农垦,职工群众热情高涨,为实现全面奔小康目标,努力拼搏着、工作着。放眼望去,到处高楼林立、文化广场、体育广场、塑胶跑道、健身器材应有尽有,每天清晨和傍晚,处处都是跑步、健身、练功、跳舞的人们。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如今通往各个分场大队的道路整洁、平坦、宽敞。看着这一条条道路,想起当年有一次从五分场家里赶到场部医院上夜班,那天正好下雨,下午2:00钟从家出发,一路的泥巴地,打着伞,穿着雨鞋,在泥泞的道路上深一脚浅一脚艰难的行走,一会儿雨鞋陷泥里,艰难的拔出,一会儿雨伞又卷上去,后来索性冒雨前行,因为着急,雨水和汗水浸湿了我的衣背,原本在晴天30分钟就能到达的路程,足足走了2个多小时,差点上班迟到。现如今小汽车几乎家家都有,宽敞的水泥路、柏油马路通到了家门口,以前经常走的这段路不要5分钟就能到达。还有小时候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过年,因为过年有肉吃、有新衣服穿。以前物资匮乏,好多东西都是凭票供应,再加上父母工资低,要几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再看今朝,物产丰富,各种水果、蔬菜、海鲜、肉制品应有尽有,和过去比,如今天天都是过年。以前买东西都是供应站凭票购买,现在超市、商场、网上购物方式多多,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话说家有老,是个宝,为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农场各个社区还设立了设备齐全的老人活动中心,供老人们娱乐、消闲,新成立的居家养老服务队无偿为80岁以上老人服务——理发、修脚、陪聊……最大限度的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及经济层面的需求,促进敬老助老爱老风气的形成。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这些种种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这就是我们的小康生活。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让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老有所养……,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人民突破了一道道艰难险阻,靠着艰苦奋斗,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用双手书写了一部部发展的壮丽诗篇,沿着成功开辟的这条道路,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人民的不断开拓进取下,祖国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就,中国社会由封闭、落后、贫穷、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中国科技也飞速发展,制造业正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在历经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衰落到崛起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即将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曾经是“有啥吃啥”,现在是“吃啥有啥”,一度为生活操心的人们,如今生活安逸满足,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享受着小康社会的恩泽和庇荫。我深感: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作为一个中国人真幸福。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淮海农场!我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