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淮海农场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陈列馆前的农建四师纪念碑旁,桑宝清等四名平均年龄近90岁的原农建四师老战士,又一次汇聚在解放军雕塑旁,共同回忆起1952年那年,他们一万官兵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接受军委主席毛泽东的命令,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奔赴黄海滩涂边进行农业建设,生产待命的场景。
如今68年过去了,当年民谣所说的“五岸六垛黄海边,荒凉少人烟。遍地是芦花,一望无人家,嘴干想喝茶,咸水难靠牙。走路不小心,还会踩上地皮蛇”的情景,早已不复存在,农场已经成为年产亿斤粮的现代化农场,当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理想生活早已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让军垦老战士及后人们感到满足和欣喜,盛赞我们赶到了一个好时代。
而让这些老军垦们感叹的是,1955年部队完成农场三年建设大任后就开始部队转业,愿意留在淮海农场继续工作的2700多名老军垦,如今年龄最小的也已经86岁的高龄了,目前健在的老军垦们已经不足200人。为此,留在淮海的老军垦战士们,他们时不时地会一起或独自来到这座农建四师纪念碑这座地标前或走进农建四师陈列馆中,追忆当年部队官兵在这里创业建场的历史,当年曾经挥洒汗水进行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激情燃烧岁月,在怀念逝去老战友的同时,感慨着如今美好生活的幸福满满。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