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7日在淮海农场有限公司召开的“摇篮”丛书出版发行座谈会上,盐阜大众报原副总编张安生在座谈会上就《摇篮》丛书出版发行谈到激励着后来人行稳致远这个话题时,特地例举了“摇篮”丛书第四卷历史的篇章一书的“二十斤油”这篇文章,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在很多方面得到了精神方面的提升。同时他也相信,农垦的党员干部通过阅读篇目中的文章,一定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洗礼,从中能更好地了解到当初农垦人在这里是怎么创业的,今天我们继承了哪些,那些好的精神和作风丢掉了,农垦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经得起哪些方面的考验,少走弯路和失误。我们唯有像农建四师时期的干部那样,既要大胆开拓,又要谨慎行事,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党员干部行稳致远,知道自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要去什么地方。我们从“二十斤油”这篇文章中,就可能看到当时把铳购统销油被大家私分购买的一事,并把整个过程登在了报纸上,指名道姓地把哪些人参与了私分,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新闻监督很了不起。而我们现在却把舆论监督这个不留情面的好传统给丢了,所以说媒体不仅要报道正面的事,还要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样才能发挥好媒体应有的作用。
附:1955年4月16日第324期《生产战线报》3版由作者季保林和亚光共同采写的《二十斤油》的版面内容。
十团农训队结束时,伙食单位余下来了二十斤油。为处理这二十斤油,队长、管理排长曾两次请示供给股,而韩股长却含糊的答复:“可以卖斤把给烧小锅的同志。”这一来,就给了许多好占便宜的同志“叨”了光。首先是忙坏了农训队队长姜启才和政指葛荣海同志,他们知道在食油统销的今天,有这二十斤油,的确可以去大大地做个人情。于是就半公开又秘密地登门拜户去请人去买油。这消息可真乐坏了大家,顿时你拿瓶,她拿壶的三斤、二斤一抢而光,他(她)们谁都对姜、葛两人的“关怀”表示无限感激。
这二十斤油是那些人买的呢?队长姜启才、政指葛荣海各买四斤,张桂兰买五斤,丁玉仙买三斤,张桂霞买二斤,杨柳英、李锡山各买一斤。有的人把油带了家去,大家都很眼红,说:到底解放军有办法,一下子就拿回来三、四斤油,老百姓几个月还买不到这些油呢!
油是卖光了,结果也是大家“欢喜”。大家可没想想这是什么行为?难道不知道食油统购统销吗?他(她)们的这种行为,只是说明了他(她)们的“投机取窍、损公利已”的资产阶段剥削思想;这与一个革命军人的“奉公守法”的品德是毫不相容的。奇怪的是,具体执行与负责贯彻粮食统购的供给股韩股长,竞会这样草率的处理这二十斤油,违背了国家的政策法令,这还有其他什么解释呢?因此,我们建议有关领导要对这种漠视国家政策法令,随意违反粮食统购统销的人们给予教育处理,籍以警惕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