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正值处暑节气,但暑气仍然不散,“苏垦知青群” 140名苏州知青不畏8月的骄阳炙烤,驱车来到他们曾经洒下汗水献出青春的南通农场公司探访。
原南通农场曾有南京、苏州、南通、扬州、镇江、徐州等各市数千名知青下放落户于此。广大知青在农场的广阔天地里,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用智慧和汗水,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江海大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回城后他们仍然眷念着这片深情的土地,挥之不去的农垦情结,几回回梦中回农场。在吴明珠、陈胜元等老知青的提议和组织下,先后开通了“苏垦知青群”和“苏垦知青农副产品直供群”,群友达千人之多。这是一群不忘农垦情缘的老知青,这是一群始终充满正能量的老年人:在群里他们定期举办各种讲座,传播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与时代共进不落伍;与江苏农垦的米业公司等企业在群里建立了农垦农副产品直供渠道,他们说吃农垦产品我们放心。
在南通农场52周年之际,“苏垦知青群”的140名苏州知青组织活动的主题为“苏州知青下乡52年回乡探亲之旅”,副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二十四团(南通农场)”,这是知青朋友对那段仅存在6年的“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特殊体制的刻骨铭心,是对自己曾是一名“屯垦戍边”的兵团战士引以为一生的骄傲,“探亲之旅”的“探亲”一词道出了知青们对第二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当年风华正茂的俊男靓女,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回到阔别数十年的南通农场,很多知青急切地赶往曾经落户的连队,探望老领导、老职工,相视而笑,相拥而泣,共同寻觅青春的足迹,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说不完的战友、农友情谊,到不尽的别后思念,特殊年代结下的情谊珍藏终身,知青向老职工赠送了书籍和礼品。
昔日低矮的平房被连片的楼房所代替,广袤的农田已成为苏通科技产业园,这是一个融生产、生活、商贸、居住于一体的高科技、生态型、国际化、综合性的“江海生态城、国际创业园”,为苏州新加坡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和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是长三角经济圈一个体制创新的示范区、科技发展的先导区、先进产业的集聚区和现代化的新城区……看着自己曾经付出汗水和青春的南通农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知青们感慨万千:当年的汗水没有白流,当年的苦头没有白吃,一种自豪感油然而起。
知青碑前留个影,留下这难忘、激动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