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下午,乘农建四师陈列馆有客人来参观,居住在陈列馆约百米远的老军垦虞明生又一次走进农建四师陈列馆中,通过观物抚今,借此来怀念战友,回忆建场初期那些峥嵘而又艰苦的难忘岁月。
虞明生老人今年已经91岁,他目前是当年留场还健在的近200名老军工中的一员,由于他注重健康体育锻炼,如今的虞明生身体很是硬朗,每晚还经常与农场的一些大妈们跳广场舞、健身操,他也是农场一名快乐的老人。虽然来到这里已经有68年了,也见证了农场的发展和变化他,但虞明生老人还常常会思念那些曾经在农建四师一起来农场战斗的战友。所以当农场兴建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陈列馆时,虞明生老人很是高兴,经常去建设工地察看工程的进展情况,特别是当建场初期捐献来的旧物和影像在布展时,就让他回忆起了曾经的战斗岁月,还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我已经不知有多少次走进陈列馆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每当我走进这里时,心里就是激动和感慨。”在陈列馆中参观的虞明生老人对我说,“现在的农场这么繁华,你再看看我们当年的功劳有多大!”
“这个人叫‘仇大筐’,原名叫仇泉,他一付担子能挑400斤;那个人是‘江大锹’,原名江希友,他一锹能挖100斤,乖乖,这两个人都是农场的特殊功臣,让大家很是尊敬!”虞明生站在生产场景的雕像前说着。这幅生动的生产场景,仿佛把他又带进了建场初期的战斗场景。
据陈列馆解说员徐莹介绍,平时她经常遇到了农场的老军工、老家属或是外地来农场探亲访友的老人自发地到陈列馆中来看看,寻找那时的记忆,每每遇到这些对农场故土有情结的老人,她多次打开陈列馆的大门,来满足他们参观或是到陈列馆中走一走的愿望。